程昭負手而立,淡聲開口,“昨天我沒有告訴你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,回去一天一夜,有人能讀懂嗎?”
課堂上鴉雀無聲,所有人默默低著頭,生怕被點起來回答。
趙二狗和趙四蛋每天比其他人多上一節課,《三字經》他們已經快學完了,自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,他們不會蠢到這時候開口彰顯自己有多聰明。
“不是吧,不是吧,竟然有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都不懂?”沈正實在是沒忍住,“我當初四歲的時候,就讀完了三字經,這句話的意思是說……”
“意思是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敬父母,友愛兄弟。”趙四蛋站起身,搶話道,“其次是要開始學習認字讀書,并且要學會算術。”
沈正哼了哼:“你既然知道,為何不說?”
“這是我交代過的,讓四蛋和二狗多給其他人思考的機會。”程昭轉頭看向沈正,“沈兄要是沒什麼事,回去洗漱休息吧。”
趙大山站起身道:“沈少爺,如果你也想聽課,我把位置讓出來給你。”
沈正撇撇嘴:“誰要聽三四歲小孩學的啟蒙課。”
他一甩袖子走了。
程昭繼續上課:“所有人跟我一起讀,首孝悌,次見聞,知某數,識某文……”
沈正停下步子,站在祠堂門口,看著那烏泱泱四五十號人,這些人白天累了一天,回去吃了個飯就過來上課,臉上還有疲態,但都睜著大眼睛看著程昭,黑色疲累的眸子里有光華閃現。
他又一個沒忍住,轉身回到了祠堂。
饒是程昭一個好脾氣的人,都有些掛臉了:“沈兄,有什麼事我們晚上再說,請不要在這里影響孩子們讀書。”
“我有個問題問你們。”沈正將程昭擠開,“你們白天收稻子打稻子,有多累你們自己心里清楚,為什麼寧愿在這里學習,都不回去休息,難不成還想參加科考?”
他看著課堂上的每一張臉。
程昭也放下書本,看著每一個孩子。
趙大山站起來,摸了摸腦袋道:“我就想多學多認識幾個字,以后走出去別人不會笑話我。”
趙二狗接著道:“我學算術,以后想做大生意。”
趙三牛跟著起身:“我腦子笨,讀書能讓人變聰明,我一定要努力讀書。”
“大表哥說,讀史使人明智,讀詩使人靈秀,學算術能讓人嚴謹。”趙四蛋搖頭晃腦,“我娘也說了,知識比財富更可貴,無知比貧窮更可怕,所以我要讀書,不是為了科舉,而是充實自己……”
程昭愣住。
知識比財富更可貴,無知比貧窮更可怕。
這句話,他第一次聽人說,竟然是二姑說的。
以前只覺得二姑偏疼他,現在和二姑住在一起,他才發現,二姑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智慧,是人生閱歷和經驗賦予的智慧,是他無法企及的高度。
教室里其他人陸陸續續站起來。
“我喜歡認字,我覺得讀書認字很有趣。”
“我娘說認字多就會變成家里最聰明的人,我要當最聰明的孩子。”
“我爹說四蛋表哥馬上就要當官去了,要我趕緊多學一點……”
孩子們一個一個起身,每個人都說了自己坐在這里讀書認字的原因,沒有一個人是因為科考。
沈正默默地閉嘴了,站到了一邊。
程昭教完了讀書認字,接下來就是教算術課,底下四五十個人,竟然有二三十個人都有算盤。
這算盤都是一些村里人央求趙老頭子做的,那些人自己砍樹鋸木頭,趙老頭子只需要利用卯榫工藝將木頭做成算盤框架,然后將算珠磨出來就可以了,做一個算盤要價是一斤大白米。
這不正好秋收,一些看重讀書的人,馬不停蹄就拿糧食來找趙老頭子幫忙。
第144章 如何安置流民
夜色漸漸暗下來。
白天有七八個書生幫忙,需要脫粒的稻子沒那麼多了,夜晚一家人慢慢忙活著。
今年因為干旱和蝗災,地里的收成不怎麼好,往年一畝田能收三百多斤糧食,今年畝產只有兩百斤左右。
交稅十五之一,五畝地總產量一千斤,要交給政府六十多斤。
等秋收結束之后,縣衙會派人一個村一個村收糧食,親自驗收,絲毫做不得假。
唯一能討巧的就是,交上去的那袋稻谷少曬太陽,保留水分能壓秤,多多少少能省個一兩斤出來。
程彎彎將打出來的稻子用麻袋裝起來,讓趙三牛扛進堂屋里碼放整齊,明天早上再拿出來翻曬。
程昭拿著杈子將脫粒后的稻桿挑到一邊,趙大山將這些干稻草捆起來碼放成稻草垛子,這堆稻草垛留到冬天有大用,可以引火不說,還能鋪在床上,也能塞進被套里當被子蓋,稻草垛堆起來之后,再在最上面蓋上蘆草,避免被下雨被浸濕。
阿福在燒水晚上洗漱。
沈正無所事事,到處閑逛。
他翹著腿坐在程昭身邊,開口道:“我爹說讓我跟你多學習,你做什麼我就做什麼,你這一天天的干農活,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讀書?”
程昭頭也不抬的道:“干農活也是一門學問,你可以跟我一起干。”
沈正冷嗤:“有這閑工夫,還不如看書呢,回頭我爹來了,問我這幾天讀了什麼書,我一個字都答不上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