絹花落到了少年懷里,少年伸手接過拈在手中,勾唇一笑。拋落絹花的少女立刻撫著胸口,臉紅撲撲的,儼然已經癡了。
下一刻,少年頑劣的笑容轉瞬而逝。絹花飄飄搖搖的掉到地上,落到棗紅色的馬兒蹄下,碾成一團。
他懶洋洋的坐直了身子,天生富有一種極強的侵略性,卻因為俊俏的臉蛋,將那吸引力放大的淋漓盡致。天生便是讓人移不開眼的存在。
真是冷漠又惡劣的人啊。
易佩蘭喃喃道:“是謝家小侯爺。”
沈妙挑了挑眉,謝家小侯爺,謝景行。
明齊如今的簪纓世家,多少都是從開國以來陪先皇打下江山掙下的功勛。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,有的世家只余名頭,內里空空。有的世家卻是越發繁榮,生的花團錦簇。
有如馮家這樣的文官,也有沈家這樣的武將。如果說沈家將門幾代,都是老老實實的帶兵打仗,是公認的實誠人。那麼謝家,手握重兵,卻是里里外外都是混人一個,當今陛下對上謝家也是無可奈何。
大約是謝家人骨子里總是存著幾根反骨。干下的事情都是混賬事,譬如說罔顧千里之外京城下的指令退守,偏要去劍走偏鋒乘勝追擊。最后還美其名曰“將在外軍令有可受有可不受。”但天家人總是拿謝家人無可奈何,因為謝家人戰無不勝。
沈家和謝家本就是對立關系,這其中固然有先皇故意的隔閡和挑撥,使之相互制衡達到穩固朝廷。沈信和謝侯爺的政見也是從來不和,沈信看不慣謝鼎戰場上激進詭譎,手法不正統。
謝鼎看不慣沈信打仗還要看兵書,守舊古板,不懂變通。兩家除了在朝堂上吵架外,再無往來,先皇顯然也是樂見其成的。
謝鼎的妻子去世后,謝鼎沒有娶繼妻。只有一房妾室,妾室生了兩個兒子,也就是說,謝景行有兩個庶出的同胞弟弟。也許是謝鼎心疼嫡子母親早逝,想要盡力彌補他,從小嬌寵著謝景行,終于把謝景行養成了個無法無天的性子。
可即便是這樣,謝景行依舊是一個精彩絕艷的人,除了本性頑劣冷漠些,才學聰明相貌家世,皆是明齊數一數二,否則,不會有這麼多姑娘心中暗自傾慕。
只是可惜了,沈妙心中嘆息一聲,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少年,最后卻得了萬箭穿心,扒皮風干的慘烈結局。
許是她目光中的憐憫太過明顯,那少年突然望將過來,深如星辰的眸子微微一閃,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。
------題外話------
我兒子帥不帥?帥!不!帥!
☆、第十一章 謝家的結局
沈妙垂下頭,做出一副羞赧的模樣。
謝景行死在二十二歲那年。
先皇是要懲治謝家的,明齊的皇室,越到后來,越是昏聵無能。整日不是想著勵精圖治如何發展國力,而是想著自保。簪纓世家都是威脅。誠如傅修宜所說,沈家老實做人尚且是目標,謝家這樣不聽指揮的,自然更是先皇的眼中釘。
適逢匈奴進犯,謝家帶兵出征,謝鼎帶兵出征,在戰場上放肆了一輩子的謝將軍最后全軍覆沒。謝景行在京中年關等著父親歸來,最后卻等來了一具棺材。
謝鼎的死并不是結束,入葬時,定京百姓自行的為謝鼎送行,舉國上下,痛哭哀慟。這對于皇室來說,是大忌。
于是沒過多久,就任命年輕的謝景行代父出征。
謝景行不是第一次上戰場,如同謝家人一樣,在戰場上發揮的天賦足以令敵人聞風喪膽。可是明知道謝鼎死的蹊蹺,皇家的這封圣旨,幾乎是把謝景行推向了絕路。
謝景行還是接了圣旨,也去了戰場,然后兵敗。當日暴露于敵軍目標之下,得萬箭穿心的結局。不僅如此,不知為何尸身被奪走,匈奴扒皮風干,晾在城樓,以儆效尤。
慘烈結局再一次上演,明齊舉國哀慟。
父子齊喪戰場,百姓們只看得到匈奴的兇殘和將軍的英勇,卻看不到這陰謀之下的暗流洶涌。
那時候先皇已經行將就木,傅修宜接管朝廷事宜,為謝家的遭遇感到遺憾,追封謝家父子。得了封號的謝家父子已然作古,倒是朝廷的撫慰,平白便宜了那位妾室和兩個庶出的兒子。
沈妙還記得得知謝景行死的時候,沈信沉痛的模樣。原以為當初沈謝兩家勢同水火,謝家倒霉,自己的父親無論如何都不該難過的。現在想想,恐怕那時候沈信就有了兔死狐悲之感。
平衡已經被打破,謝家一倒,接踵而來就是沈家。
可笑她那時候還一門心思的把沈家攪到奪嫡的這趟渾水中來。
沈妙對謝家沒什麼感覺,當初卻很是為這少年郎的際遇唏噓了一番。這樣精彩絕艷的兒郎,本應該在明齊江山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,誰知道會以這樣的方式退場。
而且明知道那封圣旨就是死亡的召喚,卻仍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