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,待產包都準備好了。”林阮也很期待,期待孩子的到來。
懷孕十月,她清楚的感受到一個小生命,在她的肚子里慢慢長大,和她共享心跳。
即便這個過程并不輕松,林阮卻開心的不行,她馬上要升級做媽媽了。
從此,她在世界上,多了一個血緣牽系的家人,他是生命的延續,也是命運的恩賜。
四月二十九,林阮在蘇月和陸華的陪同下,進入醫院待產。
五月初一凌晨,林阮開始宮縮,疼痛一次比一次強烈,醫生檢查后,讓林阮好好休息,保存體力。
林阮在床上躺著休息了三個多小時,蘇月扶著她去上了個廁所,走動時一陣劇烈的痛,痛的林阮直哭,心疼的蘇月跟著一起哭。
毫不夸張,生孩子很痛,可林阮更多的是緊張和期待,迫不及待的想和寶寶見面。
波士頓早上八點,京市時間晚上八點整。
林阮水中分娩,成功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孩,六斤重,身高五十二厘米。
林阮精疲力竭躺在浴缸里,看著醫生手里哇哇大哭的寶寶,眼睛禁不住的濕潤。
真正生孩子時,她沒哭也沒喊,只出了滿頭的汗,這會子,克制不住的哭出聲來。
“生了生了,軟軟不要哭。”陪產的蘇月蹲在她的旁邊,讓林阮別哭的同時,自己嚎啕大哭,聲音比林阮還大。
嚇的門外等候的鄧教授夫婦,和陸路、蕭會凌幾人變了臉色,差點以為里面的林阮出了什麼差錯。
寶寶出生會挑時間,選了國際勞動節,一向勞碌且醉心學術的鄧教授,都給自己放了天假。
林阮給小朋友取名林謹行,小名初一。
初一小朋友剛出生時,并不算很好看,因為順產擠壓,小腦袋還有點扁扁的,身體和臉蛋都紅彤彤的,只一頭胎發又黑又密,一看發量就不少。
林阮掃了一眼,這是隨了周傅川,她頭發又細又少,看著沒周傅川一半多。
此時的周傅川,還在高原上執行任務,在黑暗中帶著部下摸索的他,完全不知道大洋彼岸的林阮,給他生下了個大胖兒子。
初一出生長得是丑了些,后面慢慢長開了。
一天一個樣,越長越好看,隨了林阮的好模樣,眼睛又圓又亮,皮膚也白。
只是細看之下,還是能在他身上,找到些周傅川的痕跡。
林阮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時,是純母乳喂養。
出了月子,她回歸工作和學習中,初一交給師母和月嫂,白天吃奶粉,晚上睡覺餓了,林阮親自喂。
三個月下來,初一養的白白胖胖,長的圓乎乎的,給他洗澡時,蘇月還要數下他身上的肉圈圈。
初一很好帶,小小的團子親近小樓里的每一個人,誰抱都愿意,也不吝嗇笑容。
鄧教授和師母對初一的寵愛,不言而喻,和親孫子沒什麼區別。
陸路和蕭會凌,兩個沒女朋友的小伙子,每次從外面回來,最愛搶著抱初一。
小初一簡直成了小樓里的團寵,連出門時,鄰居每次打招呼,都要問候一下初一小朋友的日常。
初一百日時,鄧教授請了伊恩教授和他的學生來家里做客,熱熱鬧鬧的辦了幾桌。
伊恩教授十分喜歡初一,握著初一的小手,和他打招呼。
還說讓他長大以后,成為和林阮一樣優秀的醫生,可以來哈佛做他的徒弟。
這話的份量很重,學生和徒弟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學術地位越高的人,越不會輕易收徒弟。
鄧教授一聽不愿意了,他認為初一就算學醫,也該是跟著他這個名正言順的師公。
兩人斗嘴斗個沒停,看的蘇月直皺眉,連忙將初一搶了過來。
看的陸華和林阮直笑。
波士頓的生活因為有了初一,也不再像之前那麼枯燥。
林阮生產后三個月,所有的狀態恢復到最佳,也開始醫院、實驗室、小樓三點一線,每日忙的不行,但更多的是充足。
母親的身份加持,讓她對生活又多了一份動力,也愈加熱愛自己所做的工作。
他們所參與的晨曙計劃,為造福全人類而奮斗,初一也是其中的一份子。
晨曙計劃在初一一歲時,取得重大突破,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,取得更大的發展。
林阮作為主要參與者,更加明白其中的不易,和同伴們在其中投注的心血。
面對這一次的成功,除了驕傲,他們也清楚明白,在醫學上,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
晨曙計劃成功后,實驗結果運用于臨床實踐,陸路他們回國完成學業,林阮隨著鄧教授留在波士頓,繼續參與伊恩教授其他的研究。
林阮二十五歲這年,順利取得京市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,給自己的學習生活畫上圓滿句號。
同年,蘇月的國外進修學習結束,拿了學位又獲得了一大堆獎項。
在媽媽和干媽拼命掙前程時,初一小朋友的生活可謂是悠閑舒適,美好的不行。
兩歲零三個月的初一,長成了個陽光開朗小帥哥,淘氣的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