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大邕女子,尤其是后妃而言,其隆重程度,堪稱數禮之首。因此每年的親蠶禮,往往會提前半年預備,這也是顧青昭等四妃接手后不至于手忙腳亂的緣故。
依大邕歷,每年三月十五,為皇后親蠶的大日子。
因宮中無后,則以榮太后代勞。
親蠶禮之前,榮太后已經齋戒沐浴三日,到了正禮這日,榮太后親率眾嬪妃及勛貴、權臣女眷祭拜蠶神嫘祖、并采桑喂蠶。
能主持親蠶禮,瞧著自然是榮耀,可里頭也有說不盡的心酸。
其間,榮太后光是換禮衣都不下三四套,更要時時保持最雅致的儀態,不能出一絲錯漏。
如顧青昭這樣的嬪妃,只需要從頭到尾一直站著觀禮,跟著叩拜即可,可這一場場下來,已覺得乏累無比了,榮太后只會更累。
第164章 親蠶禮
清風輕拂,耳畔有輕微的風聲。
顧青昭站在人群里,遠遠看著高臺上一舉一動皆莊嚴肅穆不曾有一丁點失誤的那位老人,心中對榮太后的敬意,逐漸升至頂峰。
世人皆道,榮太后乃是百年難遇的奇女子。
她想:便是太后這一身的能耐,就是常人終其一生都難以淬煉出來的,更遑論其他。
饒是處處與齊賢妃不睦的裴貴妃呢,對榮太后也都心服口服,在慈安宮時也會下意識收斂了鋒芒。這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身份,更多時候,是敬佩于榮太后之魄力與仁厚之德……
這一年的親蠶禮與往年一般,不曾有絲毫風波。
近暮時,太后率眾人返回,鸞駕仆一歸宮,淅淅瀝瀝的雨便落了下來,長長的宮道漸漸被雨水鋪滿,殿外的廊檐下,積水啪嗒啪嗒垂落,滴到小水洼里,發出悅耳的聲響。
本來忙碌一日,該困倦的,可不知怎地,顧青昭竟是到了眼下也沒有困意,索性支起支摘床坐在窗邊,淡看殿外的風雨。
沈臨拿了外袍來,輕手給她披上,“雖說是三月里了,可這雨一下天就冷了,娘娘可要小心著涼。”
她回神,笑著攏了攏衣裳,“多謝姑姑。”
沈臨揚眉淺笑,給她端了熱茶來暖身子。
顧青昭雙手抱著茶盞,想起一事來,“姑姑在宮中年久,可知曉林太嬪?”
“算不得多了解,隱約知道一些,娘娘想聽哪方面的?”沈臨向來自謙,她這麼說,顯見比旁人更能清楚一些內情。
“我聽說林太嬪的兄長林大人是在戶部當差,林家怎會與廬陵侯扯上關系?”雖說官宦和勛爵互通姻親也是常有的事,可世襲廬陵侯一家子。自打封侯起,就一直駐守在廬陵封地,最近的一次入宮,還是之前恪王逼宮的時候。
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家人,怎麼就湊到一起了?
沈臨到底年歲大,知道的不少,她解釋:“林家雖是京城里的舊族,可最早正是從廬陵發跡的,根兒也在廬陵。林老太公致仕后,就回了廬陵去,是以林家在廬陵當地,是首屈一指的望族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顧青昭恍然大悟,難怪林太嬪膝下的公主能與廬陵侯世子訂親呢,可見是早有來往的緣故,這樣就說得通了。
“還有一事,聽聞兩位長公主是同年出生的?”那就必然有一位不是林太嬪親生的。
沈臨頷首,“正是,福卉長公主排行在三,是昔年一位美人所生,比福安長公主就大了幾個月。”
說到此處,她默了默,“只是那位小主子運道不好,生下長公主次年就因病離世了。因與林太嬪有故,便將長公主托付給了太嬪。兩位長公主年齡相仿,又一同教養在林太嬪膝下,因著太嬪不曾厚此薄彼,兩位長公主自小便守望相助相處和睦,也算是宮里口口相傳的佳話了。”
聞言,顧青昭點了點頭,“這也是難得。”
親蠶禮后,秀女大選之事便更抬上日程來。
榮太后放了權,顧青昭和裴貴妃龔嬪三人便很是忙碌起來。
一晃便是小半月的光景,到三月末時,秀女初選已過,數百秀女也齊齊入住大邕后宮后頭的儲秀宮和毓秀宮學習規矩禮儀。
而在這些時日里,后宮里的嬪妃們也沒閑著。
要說最叫人矚目的兩件事,還都是近幾日在御花園里發生的。
據說那一日,被降位后的采女方氏在御花園翩翩起舞,正巧碰上了前往御花園散心的景安帝。景安帝感慨方采女舞姿動人,方采女也聲淚俱下細數往日過錯,一心認錯很是誠懇,景安帝因此動容。
于是本以跌落下去的方氏,驟然間東山再起,引得張美人為首的一眾嬪妃很是不滿。
這也引得三日前方采女在御花園散步時,與張美人起了糾葛,張美人竟一時失手打了方采女!裴貴妃大怒,斥責張美人不守宮規罰抄女則。
至此,方氏之恩寵,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模樣,后宮也再次不平靜起來。
丹青繪聲繪色地說著近來宮里發生的事情,面上很是氣憤,“裴貴妃很是抬舉方采女,奴婢聽說,茯苓宮的掌殿女官都巴結著方采女呢,全然不顧其他幾個嬪妃的死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