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傳言
今日太子也上了早朝。
性情溫和的太子殿下,難得沉了臉,十分憤怒。在永明帝下了口諭后,太子殿下張口道:“紀尚書多費心辛苦,盡早破案。”
倒霉的刑部尚書,拱手領命。
武安伯暗暗松了口氣。
太好了!這個燙手山芋,有刑部接手,就再好不過了。兵馬司不要顏面,只求安寧。
太子走上前,親手扶起徐靖,不知低聲安慰了什麼。徐靖的情緒總算平靜下來,之后便沒再出聲了。
大早朝,象征意義更重。真正的朝堂大事,都是小朝會上進行。今日大朝會有了徐靖這一出,百官們都有些心不在焉。就連龍椅上的永明帝,也有些心神不寧,很快結束了早朝。
太子沖徐靖使了個眼色。
徐靖略一點頭,隨太子一同出了金鑾殿。
說來也巧,正逢宮中禁衛換班。一個高大英武身著軟甲的青年男子,站在金鑾殿外。
徐靖冷冷看了過去。
慕容校尉冷然回視。
四目對視間,如電光火石,火花四濺。
“你怎麼不走了?”太子有些疑惑,看向徐靖。
徐靖若無其事地收回目光,隨口道:“大概是昨夜遭刺殺,心神有些恍惚不寧。這就走。”
太子不疑有他,嘆了口氣:“我聽了都覺心驚肉跳。今日你別去書房了,好好歇半日。”
徐靖卻道:“不用,我回去沐浴,換一身干凈的衣服就行了。”
兩人一邊說一邊離去。
慕容慎看著這一雙離去的少年背影,目中閃過一絲陰冷。
千算萬算也沒算到,徐靖這般有手段,這麼快就籠絡住了太子。
有太子偏袒相護,徐靖在宮中竟是一番順遂……
哼!
那些刺客也是沒用,埋伏了這麼久,竟沒能得手。現在鬧得朝野盡知沸沸揚揚。
刑部紀尚書走出了金鑾殿,武安伯一邊并肩同行,一邊叫苦不迭:“……昨夜查了一夜,附近兩條街的百姓都一一查問過了,根本問不出什麼。那三具尸首,我回去就讓人送刑部去。刑部有的是查案高手,定能盡快破案。”
十天就要破案,紀尚書現在也是焦頭爛額,忍不住瞥一眼看似遺憾實則心里偷樂的武安伯:“這樁命案終歸是發生在南城兵馬司的地盤上,少不得伯爺鼎力相助。”
武安伯立刻一拍胸膛:“紀大人盡管吩咐。”
兩人邊走邊說,很快走遠。
慕容慎眼底光芒一閃,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。
……
接下來幾日,刑部幾乎將所有能派出的捕快都派了出去。
查問范圍從兩條街擴展到了命案方圓十里之內。
京城百姓聚集,稍微有個風吹草動,都會引來熱議。更不用說這等動靜了。也不知從何處傳出的流言,竟將矛頭指向了北海王世子。
傳言中北海王居心叵測,早有謀反之心。北海王世子這是自導自演了一出刺殺記,意圖擾亂朝堂。
孟御史聽聞這等荒誕傳言,心中惱怒不已,起身去書房寫起了奏折。
奏折還沒寫完,就有長隨來稟報:“啟稟大人,趙六姑娘登門求見。”
趙六姑娘?
孟御史頗為驚訝,立刻起身,并吩咐一聲:“請夫人一并過來。”
一盞茶后,趙夕顏來了。
孟御史和妻兒一并行禮。
既避了男女之嫌,又顯出了對趙六姑娘的敬重。
這幾日,趙夕顏略顯清減,神色倒是鎮定從容,笑著和孟夫人寒暄。
孟夫人不是什麼美人,相貌堪堪端正罷了。不過,她性情溫柔,聲音也格外柔和。一雙兒女,兒子十二歲,女兒十歲,都很懂禮數。
寒暄數句,孟夫人就領著兒女先退了出去。
孟御史這才張口問:“趙六姑娘今日前來,應該是為了世子遇刺一事吧!”
趙夕顏輕聲應道:“正是。”
“我和世子初來京城,除了家中姻親,也只認識孟御史了。世子在宮中,想傳消息難之又難。我今日來,是想問一問孟御史,不知刑部案子查得如何了?”
其實,趙夕顏的大伯是工部侍郎,徐靖長姐是禮部尚書周尚書的兒媳,二姐嫁進了武安伯府。趙夕顏想打探消息,不是難事。
她來見孟御史,真正的目的是要激起孟御史的正義激昂之心。
果然,孟御史立刻道:“趙六姑娘不要心急憂慮。這樁案子,牽扯到世子安危,朝中百官極其關注。便是圣上,也每日都問起案子進展。”
趙夕顏輕嘆一聲:“這幕后之人,實在陰狠惡毒。刺殺世子不成,又放出種種流言。意圖抹黑北海王和世子父子兩人。”
何止抹黑。
這是意圖挑起永明帝的殺心,何其狠辣!
孟御史不便多言,只道:“我已經寫了奏折,奏請皇上嚴查。皇上圣明,當不會被流言所擾。”
肯定會啊!
永明帝原本就有削藩之心,將一眾藩王世子召進宮中,更沒存什麼好意。現在有這麼一個現成的好機會送到眼前,不動心思才怪。
趙夕顏看著孟御史,輕聲道:“不管如何,都要多謝孟御史。”
說完,端端正正行了一禮。
孟御史忙起身還禮:“趙姑娘不必客氣。
我身為御史,聞風而奏是我的份內之責,諫言天子更是我的本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