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鏢頭從左往右開始數,“第一個和第二個差不多,都能住十二三人。第三個最大,能住三十多人。第四個稍小,但六七口人沒問題。第五個二十人左右,第六個也差不多是十幾人。”
村里眾人都是仰頭看向山洞,外邊看著都差不多,沒什麼好壞的分別,朝向也都是一致。
村長想了想,就道,“李家大妹子,你看你們一家正好十二三口,住左邊第一個,怎麼樣?”
李老太背著孫女,也在琢磨這事,全家人住一個山洞,不同外人參合,做什麼都方便。
村長這麼說,正合她心思,于是就應道,“成,謝謝村長,我們就住這個吧。”
村長又指了第二個山洞,“那挨著老四一家的這個,我們老兩口加老趙六個、張神醫,還有…”
他遲疑了一下,點了劉鏢頭一家三口。
“加劉鏢頭一家,怎麼樣?有事也方便商量!”
“行,那我們三口就跟大叔們一起住了。”
劉鏢頭一家同李家最熟悉,塞不進一個山洞,住的近一些也好。
剩下四個山洞,村長就直接扔給了大伙兒,“你們看著自己結伴吧,就是記得一起共患難活下來的,可別安頓下來,湊一起又因為雞毛蒜皮,整日吵吵鬧鬧。”
“村長放心吧,沒那不懂事的人。”村人們都是應聲。
奔波快一個月,早就讓他們的身體和精力都到了崩潰邊緣。
所有人都極度渴望安頓下來,一刻也沒耽擱,迅速結好了伴兒。
但擺在面前的問題是,洞口太高了,怎麼上去啊?
村長舉著煙袋鍋吆喝,“一群笨蛋,還當洞口高是壞事呢。你們爬上去不容易,那野獸也不容易,有個壞人來偷搶也不容易!這樣,睡在上邊才是最安穩了,晚上都不用守夜!”
村人臉紅,趕緊點頭,“叔,我們知道這山洞好,但…怎麼爬上去,怎麼進出啊?”
還是劉鏢頭哈哈大笑,給眾人解惑。
“這個容易,大伙兒找藤蔓編個軟梯子,我上去幫你們綁好了。先把老人孩子送上去,以后打水啊,進出啊,可以用柳條筐上下拽!”
“哎呀,這個辦法好。”
“我這就去砍藤蔓!”
“一起,一起!”
村人們從來不缺行動力,也不怕干活,就是聽指揮習慣了,腦子不太靈活。
這時候有了主意,就開始忙碌起來。
女人們同樣沒閑著,孩子交給老人照看,她們趕緊去割干草,留著一會兒鋪床。
還要砍柴,預備做飯,同樣忙的腳不沾地。
很快,藤條軟梯一個個都編好了,劉鏢頭后退幾步,一個飛沖就躍了差不多一丈高,再扒著山崖上突出的石頭,幾下就跳進了山洞。
軟梯固定好,男人們就迫不及待的往里爬,然后順了柳條筐下來,又把老人孩子扯進去。
婦人們想著以后要常進出,就試著自己爬軟梯。
結果,掛在半空驚叫的,爬了一丈就掉下去的,洋相百出。
一時間吵嚷得峽谷里,熱鬧的厲害。
村長和趙叔幾個笑呵呵看著,積壓在心里的焦慮和忐忑,終于散了大半。
整整忙了大半日,天色黑透的時候,各家總算稍稍安靜下來。
李家的山洞,被勤快的陶紅英和趙玉茹拾掇的干干凈凈,一個碎石塊都沒有。
這山洞,差不多是兩間房大小,分了里外兩部分。
最靠近洞壁的位置,墊了厚厚的干草,干草上是油氈,然后才鋪了被褥。
這是李老太婆媳和佳音,還有家喜家安睡覺的位置。
以后中間用草簾子隔開,外邊就是李老二李老三李老四和家仁幾兄弟的位置。
再往外,還有七八步遠才是山洞,這塊地方,家里準備搭個土灶,冬天太冷了,就在山洞里燒火做飯。
這樣順帶給山洞里取暖,也不用上下折騰。
李老太拾掇著家里的包裹和筐簍,佳音跟在一邊,不時搞點小動作。
比如把高粱米袋子、地瓜筐子和粳米罐子都填滿…
原本路上,大伙兒把糧食都集合在一起,方便做飯。
如今各家分開住,山洞又進出不方便,就把糧食又分開了。
李家分回來的高粱米只有十來斤,地瓜三十多個。
家里給佳音備下的粳米細面,也剩下不多了。
李老太把衣衫鞋襪都攤開在被褥上,準備晾一晾潮氣。
她回身還要囑咐兒媳,明日進山多采山貨,畢竟家里這麼多人,冬日想不餓肚子,這時候就得麻利一些。
結果,她嘴巴張開,就合不上了。
她眼前的高粱米袋子滿的都要灑出來了,地瓜筐子幾乎被地瓜埋沒了,粳米罐子也是冒尖兒…
她驚得打了個哆嗦,下意識往洞口看去,見得沒人才松了一口氣,再回頭就狠狠瞪了孫女。
佳音扶著墻壁,歪歪扭扭走著,最后笑嘻嘻撲到了奶奶懷里。
她心里高興啊,終于沒有外人在身邊了,不用半夜偷偷給家里人塞吃的了。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想吃什麼就吃什麼!
李老太卻是一把抱過孫女,照著她的屁股拍了一把。
這丫頭的膽子真是越來越膽子大了,先前還是晚上搞點小動作,或者有個遮掩,如今還是白日,就這麼大咧咧變出一堆,萬一被外人看見,怎麼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