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的差距產生於業餘時間。」——愛因斯坦
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經開始了,能否合理地利用暑假,對一個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,聰明的家長會帶孩子做這幾件事,比補課強百倍。
01帶孩子幹一次農活
不少孩子假期天天宅在家裡,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,變得越發懶散、墮落。
每年暑假,我都會帶兒子回鄉下老家小住幾天。
除了逃離鋼筋水泥的城市牢籠,放鬆身心之外,更重要的是帶他體驗一下勞作的辛苦。
我會帶他去田裡種菜,從拔草、鬆土、撒菜籽、到澆水、施肥...
帶他去山上放放羊,去地裡喂喂豬;
每次幹完活,孩子總是滿頭大汗,吃飯更香了,學習的時候也很少抱怨苦與累了。
02帶孩子爬一次山
如果孩子平時做事經常半途而廢,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,那我建議帶孩子去爬一次山。
李亞鵬在女兒李嫣一歲半的時候,就開始帶她去京郊爬山了;
到5歲的時候,小李嫣已經可以獨自爬完整座山了。
從山腳到山頂往返大概17公里,她不僅可以用時7、8小時獨立完成,還會科學地分配有限的水源和體力。
如今,出生時有缺陷的小李嫣,出落得陽光自信、落落大方。
其實,爬山不僅能強健體魄,促進大腦發育,更重要的是磨煉堅強的意志,讓孩子學會堅持。
爬山的途中總是漫長而枯燥的,更是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,很多孩子都會喊苦喊累,想要放棄。
這個時候,父母千萬不能輕易妥協,可以放慢速度,溫柔有力的鼓勵孩子。
哪怕只是攀上一小段階梯,也要及時為孩子喝彩。
當孩子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登頂後,那種滿目遼闊的震撼和喜悅,會給他的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。
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也會明白,成功的路上註定充滿艱辛和汗水,但只要有足夠的毅力堅持下來,收穫的將是最美妙的風景。
現在的孩子們有享受不完的愛,但很多孩子卻不懂得奉獻,家長們利用暑假帶孩子參加一次公益活動,可以讓孩子懂得奉獻的美好和珍貴,真正樹立起對家庭、對社會,乃至對民族、對國家的責任感。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孩子,人格會更加完善,道德會更加高尚,未來的路也會更加寬廣。
公益活動的種類有很多,比如:種樹、捐贈書籍、關愛老人、宣傳環保、愛護動物等等,家長們可以選擇帶孩子參加一項或多項。
04帶孩子去一趟遠途旅行
前段時間有對父子火上了熱搜:
14歲的男孩不想上學了,父親便辭職帶著他自駕遊遍了大半個中國。
父子兩人從丹東東港出發,一路途經山海關、開封、西安等地,瞭解到了不少中國歷史和文化。
這段旅程不僅拉近了父子距離,也讓男孩見到了更大的世界,從思想上改變了對學習的態度。
一次旅行,不僅開闊了孩子的眼界,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觀。
美亞曾經說過:
「當你看過世界的寬廣,見過眾生的百態,你會發現內心會更加的勇敢和自信。」
如果家裡有條件,趁著漫長的假期,盡可能帶孩子來一次遠途旅行吧。
好的教育,絕不是把孩子關在狹小的房間裡死讀書。
讓孩子從課本中走出去吧,見見這世界的寬廣,體驗人生百態,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地抵禦風雨。
曾經看過一篇文章:《調查顯示近六成大學生表示不會做飯》,文章中表示:「調查結果顯示,會做飯的大學生只有43%,從來沒有想過要學習做飯的大學生占到了18%。」暑假期間,家長們應該鼓勵和指導孩子做一頓飯, 既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,又能增進親子感情,一舉兩得。
Wendy媽有話說:
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:
要解放孩子的頭腦、雙手、腳、空間、時間,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,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。
人生處處是風景,真正的教育,從來不拘泥于書本、課堂,而是浸透在生活的每個細節裡。
暑假就是將孩子們從密集的學業中抽離出來,提升自我、鍛煉自己綜合能力的最佳時期。
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指引下過一個充實、有趣、意義非凡的暑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