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秀的父母,都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,而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。
盼望著,盼望著,孩子終於開學了。
多少爸媽松了一口氣,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。
孩子不在身邊鬧騰了,又想知道他一天在學校發生了哪些事情?
於是在孩子放學後,父母又開始嘮叨「今天在學校都做了些什麼」、「今天佈置了什麼作業」、「今天老師教了些什麼」……
可孩子的回答往往只有簡單的幾個字或者答非所問,再問下去就不願意說了。
其實,問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。
優秀的父母,都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,而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。
那麼,究竟怎樣的話語真正可以起到鼓勵孩子的神奇作用呢?父母在平常生活中多說怎樣的口頭禪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呢?
一、告訴爸爸/媽媽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事
很多父母都是工薪階層,跟孩子的交集有時候只能是在共進晚餐的時候。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夠主動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,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,並且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每天的事情。父母也可以趁此機會和孩子交流自己今天的趣事,刺激孩子表達。
二、「每個人想法不一樣,你這樣做很正確」
小孩子其實好勝心也是很強的,當看到別人完成一件事以後,就可能會著急,感覺自己很差勁。這時候,有些家長可能會直接嫌棄孩子太笨,不如人。而聰明的父母則安慰和鼓勵孩子,讓孩子明白每個人想法不一樣。當得到肯定和認可以後,孩子內心對自己的評價也會變高,抗挫能力也會提升,而且也會時刻保持獨特的想法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
三、爸爸媽媽永遠愛你。
作為中國式家長,對孩子愛的表達實在太少。其實作為孩子來說,他們對父母愛的渴求是很多的。父母要經常告訴他們:爸爸媽媽永遠愛你。這樣他們才能得到足夠的安全感,支持他們快樂的成長。
四、「對不起,你能原諒媽媽嗎?」
作為父母,我們自己肯定也會有沖著孩子發脾氣,或者不小心做錯事的時候,比如將孩子的玩具給弄壞了。這時候小傢伙心裡是很難過的,有些家長雖說事後會反悔,但很少主動安慰孩子。而聰明的父母會主動承認錯誤,向孩子道歉並尋求原諒。這樣不僅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,而且孩子以後做錯事的時候,也會主動承認錯誤,而不是逃避責任。
五、「媽媽相信你肯定能做到」
很多孩子其實內心住著一個膽小鬼,平時總會忍不住依賴爸媽,只要遇到難題,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找爸媽幫忙。這時候,有些爸媽可能會習慣性地直接提供幫忙,而讓孩子失去了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機會。聰明的父母通常是會鼓勵孩子「媽媽相信你肯定能做到」,循循善誘讓孩子自己動手。這樣不僅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,而且還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。
Wendy媽有話說:
其實聊天只是一種形式,而這個過程,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,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關懷。
聽說過這樣一句話:
那些愛父母並信任他們會始終陪伴在自己身邊、有「安全感連接」的孩子,往往是那些走得最遠、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。
孩子的差距,往往就是放學後回家的這10分鐘決定的。
有父母陪伴的孩子,會更有安全感,也會形成更健全的人格。
所以,不管父母再忙,也請每天花10分鐘和孩子聊一聊,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。
在孩子開心時,和孩子分享快樂,在孩子受挫時,給孩子一個擁抱。
願每位父母,都能做一盞智慧燈塔,照亮孩子前進的道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