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位父母將孩子送到校園,就是希望他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。但在現實中,校園暴力卻屢見不鮮,讓人防不勝防。
那些很少被欺負的孩子,基本上是性格比較霸道、孩子王式的,只有他欺負別人,哪能別人欺負他。經常被欺負的孩子,性格上也有許多共同點,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類:
01性格內向的孩子
性格比較安靜孤僻的孩子,往往不爭不搶,也不會主動向小夥伴表現自己、釋放善意;當其他小朋友都在愉快玩耍的這時候,他往往只想自己待著。
02愛炫耀的孩子
這類孩子,往往自帶優越感,總覺得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都不如自己的好,總是有意無意地炫耀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的東西,甚至對其他小朋友加以嘲笑。
03愛打小報告的
一個班級裡愛和老師打小報告的人,往往全班人都會排斥他、孤立他,老師也會很頭疼。家長要讓孩子明白,愛打小報告是個不好的習慣,教他學著去觀察別人的優點,做到經常與孩子溝通。
這樣的孩子,自然也很難處得好。
04 被溺愛的孩子
被家長溺愛的孩子,從小被呵護著長大,對大人依賴性強,沒有自己的主意,一旦被別人欺負了就只會哭鼻子,不知道反抗。
家長要知道,你在家裡能護著孩子,在外面可沒人護著他。適當放手,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才是最重要的。
05「輸不起」的孩子
這類孩子,在家裡集千寵于一身,養成了霸道、強勢的性格。一旦到了幼稚園裡,也非得事事爭第一,不拿第一就不高興,不肯輕易讓著其他小朋友。
這樣的性格,在集體中很不討喜。
經常轉校或者性格天生內向的孩子最容易被人孤立和欺負。對此家長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狀態,不要讓孩子跟著一起奔波;鼓勵孩子交朋友,建立自己的朋友圈。
Wendy媽有話說:
那麼,瞭解了五類「不是特別受歡迎」的孩子,我們應該 如何幫助孩子在幼稚園變得更受歡迎呢?
首先,提升生活自理能力。
在日常生活中,應該 根據不同年齡讓孩子掌握不同的生活技能,多給孩子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」的機會,
我們會發現,在幼稚園裡可以自己吃飯、自己上廁所、自己洗手、自己穿衣服、自己穿鞋、自己午睡、自己整理玩具的孩子,對幼稚園生活的適應能力,普遍要比什麼都不會的孩子要快,融入集體也能比一般孩子更快一些。
第二,鼓勵孩子幫助小朋友。
如果因為性格問題不知道如何「破冰」,那麼, 主動給有需要的小朋友提供説明是建立友誼的最簡便的方法。
曾經聽過一個故事,一位內向的小女孩剛開始上幼稚園,很長時間都沒有存在感。
天氣漸漸變涼,好多小朋友都掛起了鼻涕,她的媽媽在她兜裡放了一包紙巾,並且告訴她,如果碰到有小朋友流鼻涕了,記得給他們遞上一張紙巾。
小女孩照做,因為一張小小紙巾帶來的善意,她在班裡越來越受歡迎。
第三,巧用繪本故事,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、養成好性格。
霸道自私的孩子很難交到朋友,同理, 富有同理心、性格好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