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親子知識
育兒教育
    
「3種特徵」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,但長大反倒沒出息,其實是「假聰明」
2023/03/03

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。不管你說什麼,做什麼,都會影響孩子。有些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,父母就會對孩子產生失望的心裡,其實孩子小時候有些舉動看著聰明,實際是「假聰明」。父母要注意,千萬別大意!李玫瑾教授對每個人都不陌生。她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多年,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。

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經過多年的觀察、研究後,得出了一個結論:其實很多孩子的行為並非真的聰明,父母若是不認真辨別,很可能被蒙蔽,耽誤了孩子,也耽誤了對孩子的教育。 真正聰明的孩子,應該是具備善良、正直等美好質量。

鄰居劉姐6歲的兒子聰聰原本是社區裡大家都非常喜愛的孩子,因為從聰聰3歲多開始,遇到大人的時候,嘴巴都很甜。 「姐姐,你今天看起來真漂亮」、「阿姨,你的裙子真適合你」、「叔叔,你真帥呀」等等,每次都能哄得鄰居們主動給一些糖果、巧克力給他。每次大家都會誇讚劉姐育兒有方,把聰聰教得這麼能說會道。

然而,聰聰慢慢長大後,見到鄰居也不再主動打招呼,有時候我們主動叫他,他也不會理會。久了之後,有些鄰居便跟劉姐閒聊,好奇聰聰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。

這時劉姐才忍不住說到:「都是我害了他啊!」原來,劉姐經過長期的觀察後發現, 聰聰只有看到某個大人手上有他喜歡的零食,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手上有他想玩的玩具時,他才會主動跟人家說話並誇讚人家。而對于沒有引起聰聰的興趣的物品的人,他幾乎不會理會。

劉姐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,覺得或許這是聰聰懂得挑選對自己有益的人交往的「聰明」表現,便沒有多加干預。然而,直到現在聰聰便顯得非常勢利,與人交往時就像是「看菜下碟」,對他無用的人幾乎不會理會。「早知道在聰聰3歲多有了這些表現,我就應該及時教導他了,哎,現在6歲了,更難教育。」

知名心理學專家李心天曾說過: 「家長們必須學會的課程裡,懂得辨別孩子的內心,是非常重要與必要的。」因為只有懂得辨別孩子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,才能及時糾正。就如上文中劉姐誤以為聰聰這種「 看菜下碟」,有目的的與他人交往的行為是聰明的表現,殊不知,錯過了糾正的最佳時機,讓這種「假聰明」害了他。

這三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,但長大反倒沒出息,其實是「假聰明」

列夫·托爾斯泰說過:「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,那麼他將是一事無成的,而熱情的基點,便是責任心。」我們往往也會將責任心作為衡量一個人的品格如何的重要標準之一。而不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,往往會表現出一些沒有責任心的行為,如闖禍之後,喜歡用撒謊、嫁禍等舉動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。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,因為他們懂得動腦筋思考逃避的方法。

殊不知,這些行為如果沒有及時糾正,往往會令孩子失去責任心,長大後如何能承擔起生活、工作中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呢?這樣的孩子,往往很難有出息,遇事只會逃避,更加不會懂得承擔起孝順父母的責任。

為了逃避責任,還有一個「假聰明」的表現,那就是說謊。李康教授經過多年研究後發現:「 2歲孩子裡,至少有30%是有說謊的行為的,3歲的孩子則會有50%存在說謊行為。到了4歲,至少有80%的孩子會說謊。」可見,隨著年齡的遞增,孩子說謊的比例將大大增加。

如果家長不能教會孩子擁有正確的三觀,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,而是覺得這是孩子思維活躍的行為,沒有多加制止,那麼孩子很容易養成說謊成性的習慣,對孩子未來的生活、社交、工作都是極為不利的。

最後一種「假聰明」的行為就是如上文中提到的聰聰這般, 看似很會察言觀色,殊不知任其發展,反而會令孩子養成只與自己有益的人交往,討好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,十分自私自利。長期發展,還會延展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不良心理。

米哈依爾·斯維特洛夫說過: 「教育孩子是一門繁雜的技術。」作為家長,如果不能及時辨別孩子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,及時制止、干預、糾正,那麼任由這些行為發展,最終只會害了孩子,無法給予科學、正確的教育。

家長在發現孩子的這些「假聰明」,應如何糾正?

教育孩子時,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要讓孩子擁有正確的三觀,而且要從小培養。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: 「孩子在3至6歲之間的關鍵期,家長一定要教導好孩子,讓孩子養成正確的三觀以及習慣。」

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為了逃避責任而說謊,不僅要馬上阻止,還要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,讓孩子記住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。 家長可以理解、包容孩子的錯誤,但絕不容許孩子犯錯不肯承擔,甚至做出撒謊、嫁禍的行為。

最後值得注意的是,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如何與人交往。在交往時,應保持真誠待人、誠實守信的品格,給予別人足夠的尊重,才能獲得他人同等的對待。

孩子的可塑性超乎我們的想象,只有得到科學、正確、合理的教導,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、優秀,而不是養成沒有責任心、愛說謊等「假聰明」行為。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有著責無旁貸的教育責任。做到如泰曼·詹森說的,用最成功的家庭教育,培養出成功的孩子!

孩子越管越叛逆,打罵只會適得其反,不如試試「魚缸法則」,比你喊破喉嚨都管用
2023/03/29
這4種「面相」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,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
2023/03/20
「雙旋男孩找不到,雙旋女孩沒人要」,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
2023/03/24
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,選擇幼兒園:「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」
2023/03/24
如果孩子經常發出「3種信號」,說明娃正在變得自卑,父母要重視
2023/03/24
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:長大后「有出息」的孩子,往往都會有「4大特征」
2023/03/16
有3種準媽媽會生出高智商寶寶,她們的這些做法,值得女性們學習
2023/03/14
孩子犯錯打罵是下下策,聰明父母都在用這7句話!
2023/03/24
「媽媽,我碗里有根頭髮」,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理方式,彰顯情商高低
2023/03/20
真正見過「世面」的孩子,身上會有3種特質,將來更容易成大器
2023/03/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