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親子知識
育兒教育
    
孩子小時候「愛爬」和「不爬」,長大後差距明顯,6個「短板」很明顯
2023/03/06

每個家庭多比較注重自己家孩子的發展,那麼在孩子發育的過程中,尤其是運動神經的發育,家長一定要重視,孩子從出生到會爬,會坐,會走,會跑,沒一部都是孩子運動進步的里程碑,都不會可忽視,孩子在小時候是多爬行點好,還是少爬行點好呢?你們知道嗎?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也是不一樣的。

「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」是每一個寶寶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歷的過程。在家長的悉心照料下,每個寶寶從剛開始懵懂到熟練地睜眼、翻身、坐立、打滾到慢慢開始學習爬行,等到寶寶學會爬行後,他們就可以通過爬行來認識和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,等到他們學會爬行後就能開始學習說話和走路。

關于爬行,很多的家長認為這是自然且正常的生長規律,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爬行,不用刻意去鍛煉和學習。從而導致一些孩子在爬行的時期並沒有認真的爬行。有的家長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走路而不是爬行。那些從小爬夠的孩子和沒有爬夠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沒有什麼差別,隨著年齡的增長,那些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的「短板」開始慢慢顯露出來。

一、孩子的平衡感很差

平衡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,而是需要通過後天一定的鍛煉而獲得的。對比一個經常喜歡爬行的孩子,和一個懶得爬行的孩子,短時間內看不出來顯著的差別,等到這些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,那些小的時候沒有爬夠的孩子玩接觸到平衡類型的遊戲時,就會明顯的表現出較差的平衡感。

二、孩子的方向感很差

那些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,方向感往往都比較差。他們往往不能很好的分清東南西北,很容易變成「路癡」。

三、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差

身體的協調能力俱佳,是跳舞的一個加分項,如果肢體不協調,跳舞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的彆扭。孩子從小進行爬行鍛煉的過程中,能夠很好的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,如果孩子以後喜歡舞蹈,那麼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能夠學得更快更好。

四、孩子的大腦發育相對遲緩

在很多家長的眼中,爬行的重要性遠遠低于走路,從而導致很多的家長並不重視孩子的爬行,認為爬行可有可無。家長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。在孩子爬行的過程中,想要往前爬行,就需要借助手部、腹部、腿部的強大力量,在孩子練習爬行的過程中,能夠促進寶寶前庭和感覺系統的統一和協調發展,對孩子身體靈活度更有幫助,同時還可以刺激孩子的腦部發育,讓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好,將來一定會更聰明,而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來說,大腦的發育相對比較緩慢。

五、學習空間幾何比較費勁

有句話說得好:「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」。在數學中比較讓人頭疼的就是空間幾何,空間幾何很考驗人的空間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,而活躍的思維能力最早而已追溯到孩子的爬行期,在爬行期間,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斷地提高,從而使得大腦長期處于活躍的狀態,能夠不斷地開發大腦的潛能,從而可以使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好,將來在學習數學幾何的過程中就會更容易,而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,思維能力欠缺,在學習空間幾何時就會非常費勁。

六、容易暈車暈船

一個90後的媽媽說她的孩子一坐車就暈車,一坐船也同樣暈船,暈車、暈船就算了,更可怕的是孩子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的症狀,她回憶,她帶著孩子回外婆家,外婆家比較遠,需要坐好幾個小時的大巴車,大巴車人多、空氣不流通,誰知孩子上車後一段時間就開始全身冒冷汗,還不停地嘔吐,這位媽媽以為孩子發燒了,非常的著急,在中途就帶著孩子下車了,孩子在下車後,這些症狀就慢慢消失了。這位媽媽這才意識到孩子是暈車了,而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暈車暈船的情況。

從小沒有爬夠的孩子比從小爬夠的孩子更容易出現以上這些「短板」,如果你想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、更活潑好動,在孩子的爬行期讓孩子多爬一爬吧。

你家孩子小時候喜歡爬行嗎?歡迎留言一起探討~

這4種「面相」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,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
2023/03/20
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:長大后「有出息」的孩子,往往都會有「4大特征」
2023/03/16
「雙旋男孩找不到,雙旋女孩沒人要」,孩子頭上的旋有講究
2023/03/24
有3種準媽媽會生出高智商寶寶,她們的這些做法,值得女性們學習
2023/03/14
離職幼師對新手爸媽忠告,選擇幼兒園:「公辦幼兒園再擠也別怕」
2023/03/24
「媽媽,我碗里有根頭髮」,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理方式,彰顯情商高低
2023/03/20
兒子在公車上突然「喊肚子疼」,爸爸立刻報警,司機:孩子真機靈
2023/03/14
13歲女兒脖子有「草莓印」,媽媽發現后,一招糾正「女兒戀愛觀」
2023/03/14
如果孩子身上有「這6個跡象」,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,他已贏在起跑線
2023/03/14
龍鳳胎!婆婆不讓我「給兒子換尿布」 有一天趁婆婆下去買菜,我解開了包著兒子的尿布,馬上就明白!誤解婆婆,從內心感動到哭!
2023/03/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