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親子知識
育兒教育
    
小學生「倒數第一」試卷火了,老師感慨道:思維太過先進了,我教不了
2023/01/21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有時候小孩子回答一個問題,總是很新奇,讓人感覺有些無厘頭,但也挑不出什麼毛病。

其實小孩子的思維很有趣,他們能把一些常識變成很新穎的東西,也能把不正確的事物說的有理有據,就比如最近在網絡上走紅的「倒數第一」小學生考試題,大家一看都知道不對,但好像又說不出來孩子到底錯沒錯。

如果把大人的想象力比作是四周建起了圍墻的城堡,那麼小孩子的想象力則是一間奇妙無窮的游樂場。

大人往往因為經驗和規則等束縛,思考方式已經變成具有一定的定式了,而孩子的想象力往往像游樂場一個個娛樂設施一樣帶給我們驚喜。

就像下圖這道造句題一樣,雖然乍一看孩子的答案根本不符合題目的規則,似乎拿零分卻是情理之中。

但是仔細閱讀幾遍孩子的答案,不難看出這個孩子在思考題目的時候跳脫出了思維定式,拿個創意獎第一名也不過分。如果把這股機靈勁用到開放題上,說不定解題效率將勢如破竹。

上面這道看似簡簡單單的問答題,孩子的答案可一點也不普普通通,讀起來確是能讓人會心一笑。看似這些答案都偏離了常理,可按邏輯來說,卻也在情理之中。讓人不禁想為這個孩子的想象力叫絕。

社會上一直不乏有抨擊應試教育束縛了孩子的思考方式。但是隨著考試制度的不斷改進,考試題目也不斷進行創新。早已不再是死記硬背就能應付過去了。

如今的題目越來越考察孩子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,這些技能并非在考場上刷題就能得到的,需要家長從小的培養。

在日常教育中,家長要轉變教育角色

▷  尊重孩子,從教育者的身份轉變為陪伴者

很多家長在日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是以一個絕對話語權的身份教育孩子的。在青春期的過程中,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,家長如此作才不會讓孩子的以此個性去發展。這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兩級分化。

有一部分孩子在家長的強權之下,會變得內向、沒有主見。有一部分孩子會變得叛逆、沒有禮貌。無論是哪種情況,對于孩子個性的塑造都是非常不利的。

這兩種類型的孩子往往都沒有主見,而且這兩種性格的孩子也往往是厭學情緒的高發人群。

▷  理解孩子,從教育者的身邊轉變為鼓勵者

家長和孩子之間,最好的關系是復合的。家長既是孩子的父母,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朋友。 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好父母,但好父母和好孩子,都是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長、共同進步的。

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錯誤之后,會馬上端出家長的架子教訓和斥責孩子,這其實就阻礙了真正教育孩子的機會。 有的時候,孩子只是迫于家長的權威而低頭,但實際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。

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失去了話語權。一旦今后發生同樣的情況,有的孩子會按照這種思維定式道歉,卻沒能從事件中得到真正的教訓。

▷  關心孩子,從教育者的角色轉變為參與者

相對于大人來說,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一棵飛速生長的大樹。這棵大樹需要來自行動上、思想上各個方面的養分。

而想象力得到生長后,又能反哺于孩子,幫助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。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參與各種家庭活動和學校活動,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。

總結:
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。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絕不是家財萬貫,更不是權力名望。在孩子的成長期間,幫助孩子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和性格,這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藏。

不管小孩的學習成績如何,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,而想讓小孩認真學習其實也并不困難。家長一定要通過正確的方法,根據孩子的個人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標,這樣才能讓小孩在努力的過程中獲得自信,更快地達到目標。

哈佛耗時75年研究發現:長大后「有出息」的孩子,往往都會有「4大特征」
2023/03/16
這4種「面相」的孩子天生聰明智商高,占1個家長也要偷著樂
2023/03/20
有3種準媽媽會生出高智商寶寶,她們的這些做法,值得女性們學習
2023/03/14
「媽媽,我碗里有根頭髮」,兩位媽媽的不同處理方式,彰顯情商高低
2023/03/20
兒子在公車上突然「喊肚子疼」,爸爸立刻報警,司機:孩子真機靈
2023/03/14
13歲女兒脖子有「草莓印」,媽媽發現后,一招糾正「女兒戀愛觀」
2023/03/14
如果孩子身上有「這6個跡象」,說明你把他教得很好,他已贏在起跑線
2023/03/14
龍鳳胎!婆婆不讓我「給兒子換尿布」 有一天趁婆婆下去買菜,我解開了包著兒子的尿布,馬上就明白!誤解婆婆,從內心感動到哭!
2023/03/14
孩子出生月份與孩子智商有關?這幾個方面很關鍵,現在知道還不晚
2023/03/16
世界上最帥早產兒!男嬰一出生就有張「明星臉」,2歲近照曝光,網贊:帥到令人著迷~
2023/03/14